(资料图)
七月盛夏,何处可寻清凉?沿着蜿蜒山路走进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密石村,一座名为“宿山房”的民宿人气颇旺,古典院落周围古树成群、毗邻溪水,庭院书吧、露天泳池、星空水吧一应俱全,旅客们闲聊、拍照,尽情享受着绿水青山环绕的闲适时光——很难想到,这里原是一座废弃村小。
“我们保留了原建筑的瓦片,粉刷了建筑外立面,调整了教室结构使之变成现在的客房。”项目运营负责人介绍,公司以提供一流服务和打造多元公共空间理念为引导,投资约8000万元打造了这一民宿,满足都市旅客对高品质乡村度假的需求。
“宿山房”民宿周边景色。
背靠庞大消费市场、坐拥优质山水资源,“生态立镇、旅游兴镇、特色发展”正成为派潭镇推进全域乡村振兴的重要理念。镇乡村振兴办负责人龙昭衡介绍,该镇已建成营业民宿130多家,年均接待游客60万人次,通过“政府统筹指导、企业协同运作、村民自主参与”的方式,民宿产业成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点,“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,不仅村集体每年能获得土地租金,也为村民打造了一个共同致富的就业创业平台,目前直接或间接解决就业人数超1000人。”
理念转变,崇山曲水也能变身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。派潭镇实践在增城区颇具代表性,近年来,增城区聚焦乡镇“联城带村”功能,多维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已成功创建派潭镇白水仙瀑、正果镇碧水银滩、朱村街道时光穗道等“新乡村示范带”,以一屋一舍串珠成链,点亮了乡村全域风貌。
“乡村振兴,产业振兴是关键。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十分重要。”增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、区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朱凯生表示,立足广州市北部山区较多这一实际,增城区持续做好特色项目引入、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,深入推进“农旅融合”,形成产业引领与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等良性互动,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据介绍,下一步,增城区将按照省、市部署,深入实施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,瞄准“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”的目标,发掘和重塑乡村多元价值,畅通城乡要素流动,持续开展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探索更多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有效转化路径。
作者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赵炜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极安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